關注乳癌|食雞隆胸人工受孕有無問題? 醫生出書解開乳癌迷思
撰文: 周美好
發布時間: 2024/10/17 15:51
最後更新: 2024/10/17 18:25
由94年起,乳癌一直高踞女性癌症榜首,在每13人中就有一位患病的數字來看,理應尤其女士們會格外關注。
可是根據香港乳癌基金會數字,初診擴散性乳癌患者近八成從未接受定期乳房檢查。
踏入「粉紅十月」國際乳癌關注月,兩位醫生——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張淑儀醫生及管治委員會熊維嘉醫生撰寫新書《為乳綢繆》,從乳癌風險與預防方法上,防病未然。以下撮要8個Q & A,當中不少是女士們關心的疑問。
Q:乳癌都是家族遺傳嗎?
A:不是。根據《香港乳癌資料庫第15號報告》數據顯示,只有約1%患者有直系親屬曾患乳癌,另有4%是表親曾患過,近84%並無家族史。
由此可見,乳癌成因大部分與家族遺傳無關,縱然有很強家族史的病人,其病發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例如因為家庭家員在同一環境下生活及成長,他們會有類似的生活模式和飲食習慣,或者一些未明因素。
Q:餵哺母乳能降低乳癌風險?
A:女性懷孕時,乳房的細胞在病理學上會產生變化,乳腺組織加速發育,為哺乳作準備;生育後女性的乳房會分泌母乳。整個過程中,乳房由第一階段至第四階段發展成熟的細胞,令乳房相對穩定,不易受外界刺激影響並產生癌變。
外國有研究顯示,婦女持續哺乳12個月,患乳癌風險減少3%至4%;當餵哺時間愈長或餵哺子女的數目愈多,這比率會不斷上升。
Q:人工受孕或增乳癌風險?
A:進行人工受孕期間,大量雌激素會注入體內,令女性賀爾蒙升高,刺激卵子排放,令更多卵子可儲存作體外受孕。當卵子受精後再放回母體時,又會注射大量雌激素,令胚胎較易於子宮內膜生長。乳癌其中一個原因,是人體受過多雌激素影響,因此探討不停注射雌激素會否更容易患上乳癌已成為科研課題。
荷蘭曾有研究以25,000名接受生育治療計劃的女性,發現接受體外受精(IVF)這種人工受孕方法的女性,並未有增加患上乳癌的風險。
Q:患癌要少吃紅肉?
A:紅肉中如牛肉,常被指「燥」和「毒」,其實此說沒有根據。不少乳癌患者或康復者在治療期間或康復後戒吃牛肉,擔心吃牛肉會刺激腫瘤。其實癌症病人每天需要蛋白質的分量比一般成年人多,肉類含豐富蛋白質,建議多吃優質肉類包括牛肉;當完成治療後,可減少紅肉的攝取量,但不需要完全戒吃。
Q:大豆和豆類製品,宜吃與否?
A:道聽途說豆漿中包含雌激素的大豆異黃酮,容易誘發與雌激素相關疾病,例如乳癌;但亦有指大豆及豆製品有助抑制乳癌,兩種說法大相逕庭。
大豆中的異黃酮,其化學結構與人體的雌激素相似,因此被稱為植物雌激素。外國有研究指異黃酮某程度可以削弱人體內真正的雌激素功能,進而減少雌激素刺激乳房功能,有預防癌變的作用。
惟有些乳癌依賴人體內的雌激素生長,這類乳癌的細胞上長有雌激素受體,受體像吸盤,或會在與雌激素結合時,刺激乳癌細胞分裂和生長,引起大眾擔憂,但目前為止,未有醫學研究證明相關論點。
Q:戒吃雞可防乳癌?
A:乳癌未必與吃雞有關,更多與生活緊張、壓力大和缺乏運動有關。事實上,雌激素主要儲存在動物的脂肪組織裏,而雞的脂肪主要在雞皮,所以吃雞只要不過量,盡量少吃內臟、不吃雞皮和雞腳,患有乳癌都可以放心吃。雞肉殘餘賀爾蒙的分量很少,根本不足以提升人體內的激素水平,大前提是攝取肉類要適可而止。
Q:含雌激素補品可免則免?
A:燕窩、雪蛤膏、蜂皇漿和羊胎素可免則免。燕窩有促進細胞分裂的激素和表皮生長因子,會增加癌細胞的生長,影響病情及治療效果。
雪蛤膏含豐富的性激素及生長因子,有機會刺激癌細胞增生;蜂王漿含有雪蛤膏,乳癌病人或康復者應戒吃;羊胎素多從羊胎盤和羊胚胎中提取,其中含有多種激素,例如羊的生長激素、雌激素等,亦不宜乳癌患者或康復者食用。
Q:隆胸會否引起乳癌?
A:醫學界統計顯示,植入假體者與未植入假體者,乳癌發生機率差不多,而目前尚未有數據證明,隆胸與乳癌有關連。但隆胸後的女性亦應定期接受乳房健康檢查,確保植入物沒有破裂或移位等危險。
乳健同行2024
香港乳癌基金會年度步行籌款盛事「乳健同行」將於10月20日(星期日)8:30am至1pm舉行,由山頂道花園出發步行至山頂凌霄閣,全程約3.5公里,約需1小時至1.5小時完成,適合任何程度及年齡的人士參與。活動籌得善款將用於支持基金會推廣乳健、支援乳癌患者,以及乳癌研究及倡議等工作。